取消審批事項14項、合并施工許可和質量安全監督登記、全國首創政府投資類工程項目聯合評審……《廣州市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提出打造項目審批“高速公路”,而作為國家和廣東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雙試點”城市,廣州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推出多項新舉措,不斷為工程建設審批“瘦身”“提速”。
隨著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提高審批效率,大幅縮短審批時限,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昔日的“萬里長征”,有望實現“全網辦,零跑動”。
全國首創:工程方案聯審決策
在完成“并聯審批”“施工圖聯合審查”“限時聯合驗收”等標準動作的基礎上,結合廣州市實際,9月28日,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印發《廣州市政府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建設方案聯審決策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全國首創對政府投資類工程建設項目實行聯審決策,破解了建設方案在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因部門意見不一導致反復修改難以穩定,規劃調整耗時長等諸多難題。
聯審決策改革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采用“串聯式”審查,“所有書面材料一環扣一環,哈爾濱家裝公司,必須辦理完前一項審查,才能進行下一項,”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指定工程方案時,每經一個部門審批,就會對前一個部門的方案提出修改意見,這樣方案不斷變化,流程不斷反復?!倍搶彌Q策再造技術審查流程,將各部門各自為政的“串聯式”審查改為部門協同的“并聯式”審查,壓縮了審查時間,提高了審查質量。
隨著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50個工作日內,較國務院要求的120個工作日減少69%,政府投資項目壓減至90個工作日內,減少25%。
精事項減材料
打通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為了破解建設項目審批難點堵點,除了涉及工程質量、安全、造價等核心要素的審批從嚴把關外,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對純粹的程序性的行政審批進行不同程度的刪減合并,壓縮審批時間。
通過整合流程、并聯審批、信息共享等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審批事項、削減審批材料、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服務水平和群眾滿意度。取消政府投資類項目和社會投資類項目審批事項14項;下放審批事項36項;合并政府投資類項目8項、社會投資類項目6項;調整政府投資類事項時序5項、社會投資類事項時序9項。
合并施工許可和質量安全監督登記就是“瘦身”的一項配套措施。據統計,質量安全監督登記納入施工許可合并辦理后,應提交資料由21項縮減為8項,縮簡資料達62%,辦理時限由14個工作日縮減為5個工作日,大幅壓縮64%。自8月13日施工許可改革實施后,全市已辦理了施工許可證286宗,平均審批時間為3個工作日。
此外,為了加快審批,讓建設單位提早開工,審批制度還推行告知承諾制,涉及施工圖審查合格書、稅費等非核心材料可由建設單位先行承諾,自申請之日起三個月內補齊。對逾期未履行承諾的責任單位,列入不誠信信息,公開發布至政府信息平臺。
信息共享
實現一站式零跑動
“以前想要辦一個建設用地批準書,需要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簽土地出讓合同,再去發改委備案,等待10到15個工作日后,再去工商部門完成公司注冊成立,然后再去國土部門入案……現在一個窗口就能辦理了,不需要往返于各個部門。”保利公司的代表忍不住對“一窗”辦理點贊。
廣州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實行“一窗”辦理,通過信息共享,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真正做到了“窗口”之外無審批、清單之外無權力。目前,312項工程建設類事項全部納入“一窗式”集成服務,包含了發展改革、國土規劃、住房城鄉建設等11個部門,實現“進一個窗辦所有事”。今年8月又開設了“市政公用綜合窗口”,組織供水、供電、燃氣、通信和地鐵等單位進駐市政務服務大廳。凡涉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相關的配套服務事項,一并納入“窗口”辦理,實現市政公用單位“一個窗口”對外,為項目建設單位提供水、電、氣、通信、地鐵設施保護等方面的配套服務。
新的審批制度通過全市統一使用“一個指南標準、一個施工許可審批系統、一個質量安全報監推送系統”,申請單位網上申請,審批部門網上審批,同時審核完成施工許可和質量安全監督登記手續,信息同步推送監督機構,兩項工作實現一次申報、同步審核,全過程實行網上辦理,申請企業甚至無需現場遞交資料,就能辦理多種建設用地批準書等審批。
下一步,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將聯合相關部門,深度簡化審批手續,提高廣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和質量,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把廣州建成為全國社會投資最便捷快速、投資可預期、政府管理透明、營商環境最好的地區。
(來源:廣州日報)